113/9/16 藝術家 蘇育賢|藝術專題講座.講題|您好我是藝術家可以幫幫我嗎?

蘇育賢|藝術專題講座講題|您好我是藝術家可以幫幫我嗎? 主持 | 李立鈞 清大藝設系助理教授日期 | 2024/9/16(一) 15:30-17:20 pm地點 | 國立清華大學藝設系館一樓8102演講廳 蘇育賢(藝術家) 簡介:蘇育賢,42歲,藝術愛好者,育有二子。曾就讀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曾與江忠倫、黃彥穎共組萬德男孩,曾服務於海馬迴光畫館,目前為你哥影視社成員。創作無特定媒材,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竹師藝術空間】清大藝設系113學年度第一學期新生展,歡迎蒞臨參觀!

清大藝設系碩士班113學年度第一學期新生展 展覽日期|2024.09.09(一)-2024.10.04(五)展出時間|週一至週五 10:00~17:00(國定假日及六、日不開放)展出地點|竹師藝術空間 (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參展藝術家 | 吳若曦、鄧宇琇、楊詠心、蔡佩君、陳俐菁、張若妤、陳懷欣、張雅晴、蘇萱瑄、林彥均、陳明玥、許凱琍、張上元、顏端儀、王子容、陳圓宓 展覽介紹|「一年頃」是指在短暫的時間,「洄」是指水盤旋迴轉,時光像水一樣迴盪在我們的記憶中。我們在這次的展覽一同回顧過去的種種,以前的回憶不再是簡單的片段,與不同的人匯集成更豐富的記憶與故事,在展覽這短暫的時間讓我們一起回顧大家的時光。 歡迎蒞臨參觀!!
【公告】113年度國立清華大學俞國華獎學金申請,受理時間:即日起至113年09月26日(四)17:00止,請申請人備妥申請文件紙本,逕送藝設系辦。
一、獎勵對象國立清華大學理學院、工學院、人文社會學院、原子科學院、生命科學暨醫學院、科技管理學院、電機資訊學院、教育學院、藝術學院、清華學院大學部二、三、四年級學生,成績優異,品行端正者 二、員額分配大學部學生總計 16 名,各院分配名額為理學院 2 名、工學院 2 名、原子科學院 1 名、生命科學暨醫學院 1 名、人文社會學院 2 名、科技管理學院 2 名、電機資訊學院 2 名、教育學院 2 名、藝術學院 1 名、清華學院 1 名,得備取1-2 名。各院分配名額得依財團法人俞國華文教基金會(下稱基金會)當年度核定名額彈性調整,各院推薦名額若有不足,得由其餘學院備取名單中依學業成績最優者,依順序遞補之。 三、申請時間:每學年度上學期開學後,依當學年度獎學金公告時程辦理。 *該資訊已公告於校外獎學金系統「清華助學系統」https://meo110.wwlc.nthu.edu.tw/,學生可上網註冊後查詢「俞國華獎學金」按下「我要申請」,並下載申請辦法及申請表填寫後送出申請。 藝術與設計學系受理時間:即日起至113年09月26日(四)17:00止,請申請人備妥申請文件紙本,逕送藝術與設計學系辦公室,並將電子檔寄至系上信箱[email protected]。 113 學年度俞國華獎學金申請表俞國華獎學金施行辦法_1121015核定
113/9/9 策展人呂岱如|藝術專題講座.講題|打造當代藝術策展方法學

呂岱如|藝術專題講座講題|打造當代藝術策展方法學 主持 | 李立鈞 清大藝設系助理教授日期 | 2024/9/9(一) 15:30-17:20 pm地點 | 國立清華大學藝設系館一樓8102演講廳 呂岱如 簡介: 呂岱如,從事策展與寫作,背景跨足文學、藝術史、行動主義與策展學。她長期關注觀念性的策展實踐,致力於在藝術再現平台與現實場景之間,梳理另類的生產關係,建構多維觀看方式與思辨性的內省空間。諸多計畫圍繞著感知、身體、機制與回憶之間的互動與回振,其好奇心也驅使她保持探索思考人性、知識的疆界與跨域、及各種生命關懷的行動。 2015至2017年間於台北當代藝術中心擔任總監,主持策展與組織工作,她也曾任第五十五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活動《這不是一座台灣館》的策展人。她在歐亞各地策劃過多場國際展覽與工作坊,近年的策展主軸聚焦於發展共學方案與創新的藝術教育引導策略,讓專業的藝術工作者與一般觀眾能有新的介質與工具來以藝術創造真實生活。在2021年,她創辦非營利組織「緩步動物」,持續探索未來身體政治的主題。
113/9/10 众藝術總監劉瑋英|講題|我們的藝術求生術-众藝術與地方的對話

劉瑋英|創作專題:當代視覺文化與創作研究」課堂講座講題|我們的藝術求生術-众藝術與地方的對話 主持 | 張晴文 清大藝設系副教授日期 | 2024/9/10(二) 10:00-12:00 am地點 | 國立清華大學藝設系館二樓8201視聽教室 劉瑋英 簡介:劉瑋英,畢業於清華大學藝術創作與教育碩士班 ,現為桃園市众藝術文化聚落協會理事長、众藝術總監、非常人藝術生活家共同創辦人、藝術工作者和兩個小孩的媽媽。2017年回到家鄉桃園創立了一個藝術空間,從一個飄在天上的藝術家轉為需要養家的藝術工作者,在桃園堅持了7年,用地方的能量持續營運众藝術空間。
【展訊】「即刻,無須等待」:台灣當代繪畫六人展,策展|張晴文

「即刻,無須等待」:台灣當代繪畫六人展 IN THE MOMENT: Six Artists from Taiwan 藝術家|蕭其珩、盧冠宏、闕巧涵、王冠蓁、傅寧、李秉璈策展|張晴文 地點:Nunu Fine Art New York時間:2024年9月6日(星期五)下午6時至8時展期:2024年9月7日 – 10月31日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上午11時至下午6時展覽簡介: 本次展覽呈現六位約出生於1990年代的台灣畫家之作。近十年來,他們已有成熟的個人風格表現,比起長一輩的畫家們,這群現年25至35歲的創作者所呈現的世界觀和繪畫態度,更為自由也更為放鬆、隨興。雖然同樣關注日常生活和自我,但過去畫家們在作品中呈現更多對於人的實體互動和依戀感,整體而言也更講究創作的穩定性,甚至在繪畫裡帶入自己對於繪畫本質、歷史等事物的思考。相對而言,本次選展的藝術家們關於自我的表達會更清晰,也就是對於「我」自身的觀照。 日常就是一切。一如我們所熟悉的,數位媒介主導下的視覺文化成為背景,所有事物都在這張大幕之前飛速更替。一鍵輕觸的快門,一張截圖,一處地標,一則短片,一層濾鏡,這些把世界變得更為透明更為扁平的技術,成為他們的畫筆所要消化和剝除的表皮。在繪畫的內容或者形式上,可以看到當代的即時性透過他們的個人語言,有了各式各樣的表達。無論如何,某種立即滿足、當下完滿的內在狀態,透過極富流動性的視覺感,告訴我們這個時代再也不須等待什麼。 生活裡種種值得玩味的到不值得強留的,都成為描繪的題材。這群畫家的畫筆不顯微弱。不再歌頌力量的時代裡,柔軟成為所有事物的隱喻與解方。他們在畫面裡率性地刻畫自身曾經體驗的重量,讓經驗或思緒得以留存。因為一切易於介入、可及,這一代畫家的作品中總藏匿著柔軟,而非什麼關於世界的硬道理。蕭其珩的畫作提醒我們Google地圖無法標記的情感冷暖,盧冠宏則用冷靜的語調起了現實的底,原來它遠比你想的還要荒謬。闕巧涵將自我真誠地袒露在極富攻擊性的筆鋒之下,相對而言,王冠蓁的畫作總在堅定決絕的筆調下藏著溫暖的渴望。傅寧畫裡的線條可以帶著我們穿過一層又一層的平滑螢幕,翻飛直到累得睡著,而李秉璈的畫是薄膜般輕快的視窗,一層一層地把現實混著虛構的敘事,從我們已然習慣的視覺比例裡解放出來。 每一天都像煙火那樣爆炸。一瞬之間聲響和光影有些錯位,漏了拍卻讓原本單調的平庸有了被再次確認的機會。
【春之清華國際交流計畫】113學年度第一學期藝設系邀請國際藝術家Ana Maria Micu進行駐校教學計畫

【春之清華國際交流計畫】113學年度第一學期藝設系邀請國際藝術家Ana Maria Micu進行駐校教學計畫 Ana將於2024/9/2開始駐校駐點3個月!她會在系上參與課程與教學,亦在工作室與大家一起畫畫一起創作,更會帶領大家為系館老建築罩上有趣美麗壁畫,為承載著歷史淵源的藝設系老建築,在即將遷至校本部之前留下動人的紀念。Ana Maria Micu她是位遊走國際的藝術家,將寫實的風格引入多元的視角與人文思維,她時時刻刻都在創作,是位非常精彩、勤奮的藝術家。 Ana Maria Micu駐校紀錄
【澤空間】染RĂN_吳易芸、宋亭儀、邱鉦容、柳皓尹、張方讓、陳品廷、張紜慈、葉佳鑫八人聯展,展期:2024/09/02~09/12,歡迎蒞臨參觀! –

【澤空間】染RĂN_吳易芸、宋亭儀、邱鉦容、柳皓尹、張方讓、陳品廷、張紜慈、葉佳鑫八人聯展 展覽名稱 | 染RĂN展出日期 | 2024/09/02~09/12展覽時間 | 週一至週五 10:00~17:00(國定假日及六、日不開放)展出地點 | 澤空間 (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參展設計師 吳易芸、宋亭儀、邱鉦容、柳皓尹、張方讓、陳品廷、張紜慈、葉佳鑫 展覽說明 | 本展覽以「染RĂN」爲主題,意欲傳達每件參展作品的原創性與感染力。八位年輕設計師們藉由「染」字的「氺」、「九」、「木」三個元素,象徵配飾創作(眼鏡、晚宴包)的多媒材運用,巧妙地連結媒材、時間及空間,醞釀出工藝、設計與時尚的獨特魅力。 歡迎蒞臨參觀!!
113/9/2 藝術家劉玗|藝術專題講座.講題|敘事影像與感知空間的相互演化

劉玗|藝術專題講座講題|敘事影像與感知空間的相互演化 主持 | 李立鈞 清大藝設系助理教授日期 | 2024/9/2(一) 15:30-17:20 pm地點 | 國立清華大學藝設系館一樓8102演講廳 劉玗 簡介:劉玗(台灣,b1985),視覺藝術家,創作媒材多以錄像與空間裝置為主,作品中使用大量現地的田調與文獻資料的搜集,促使她重新編排了這些敘事的可能,從空間、歷史、影像、敘事各種零碎的片段,做一相互緊密連結、補敘的整合工程。從人類的視點、空間屬性的變化與物在體系中流動的身份,作為勾勒人類演進的過程,將我們日常熟悉嚴謹的體制、科學方法做一種模糊分界的重組工作。
【公告】113-1學期春之清華優秀「大學生」入學獎學金申請,受理時間:即日起至113年09月06日(五)止,請申請人備妥申請文件紙本,逕送藝設系辦。
一、目的為鼓勵與吸引藝術領域頂尖學生就讀本系,特依「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春之清華』優秀大學生入學獎學金發放原則」,訂定本系『春之清華』優秀大學生入學獎學金審查原則(以下簡稱本原則)。 二、員額分配本獎學金108學年度本系核給上限10名,109學年度起每學年度本系核給上限6名,如當學年度未有符合資格之學生,則名額回歸藝術學院統籌運用。 三、核獎標準當年度入學大學生並須具下列資格之一,得自行申請或受推薦申請;本系自行依入學管道分配按核定名額進行審查,擇優錄取:1.繁星推薦入學:學科能力測驗任四科組合成績總和達50級分,錄取進入本系就讀者。2.個人申請入學:學科能力測驗任三科組合成績總和達42級分以上,或術科考試任三科均達90分以上,且以第一志願錄取進入本系就讀者。3.考試入學分發:依本系所訂指定考試科目組合,各科目原始成績均達90分以上,且以第一志願進入本系就讀者。4.同時錄取本系及以下學校 (臺北藝術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藝術大學) 任一正取,而選擇進入本系就讀者。5.參加國際競賽大獎或具有其他特殊成就,經本系審查委員會認定卓越者。 四、續領條件入學後,若前一學年之學業成績GPA排名在該班學生前三名,且操行成績達A-以上(含)者,該學年度可續發給本獎學金,每學年度核定新臺幣六萬元。本獎學金至多發給四學年,若未達續領標準,則取消本獎學金之獲獎資格,且不再恢復。 藝術與設計學系受理時間:即日起至113年09月06日(五)止,請申請人備妥申請文件紙本,逕送藝術與設計學系辦公室,並將電子檔寄至系上信箱[email protected]。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春之清華」優秀大學生入學獎學金審查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