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洞.王亮尹個展|竹師藝術空間

兔子洞.王亮尹個展|竹師藝術空間 展覽名稱 | 兔子洞_王亮尹個展 展出日期 | 2023/02/20(一) ~ 03/17(五) 開幕日期 | 2023/02/21(二) 14:00pm 展覽時間| 週一至週五 10:00~17:00 (國定假日及六、日不開放) 展出地點 | 竹師藝術空間(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一百多年前,充滿好奇心的小女孩愛麗絲追著奇怪的兔子掉進了兔子洞,光怪陸離的世界,瑰麗詭譎也混沌不明。那段旅程是冒險、也是啟蒙體驗。從那之後兔子洞變成一個奇異未知世界或複雜無解情境的代名詞,逃離與回歸,像魔術口袋,現實與奇幻一體兩面,反映著觀者的自我定位與渴望。此展覽以『兔子洞』為名,藝術家展示她眼中的現實,如同Lewis Carroll透過異世界的角色說:「我並不奇怪、怪誕,也不瘋癲,只是我眼中的現實跟你眼中的現實不同。」 Over a century ago, Alice, a curious little girl, fell into a rabbit hole while chasing a strange rabbit. That bizarre world was magnificent, treacherous, and chaotic. It was a journey that was an adventure and an enlightening experience.Since then, the rabbit hole has become synonymous with a strange, unknown world or a complex, unsolvable condition. Escape and return, like a magic pocket, are two sides of reality and fantasy, reflecting the viewer’s self-orientation and desire.Titled “Rabbit Hole,” this exhibition showcases the artist’s reality, like Lewis Carroll states through the character of another world, “I a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111學年度第一學期評圖展

展覽名稱 |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111學年度第一學期評圖展展出日期 | 2023/01/09(一) – 2023/01/19(四)展覽時間 | 週一至週五 10:00~17:00 (國定假日及六、日不開放)展出地點 | 竹師藝術空間、竹師藝術空間2館(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工藝設計組評圖日期 | 2023.01.10 (二) AM10:00~16:00工藝設計組外聘評審 | 周立倫、王意婷創作組評圖日期 | 2023.01.13 (五) AM10:00~17:00創作組外聘評審 | 沈伯丞、許遠達
2022春之清華駐校大師Franz Bette教學成果展

《覺知至物換的具現》 展期|2022.12.26-2023.12.31地點|新竹市南大路521號 澤藝術空間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 10:00-20:00 【展覽介紹】 Sensory Awareness Transformed Into Concrete Objects 覺知至物換的具現 本展覽展現法蘭茲•貝特教授於2022年在清華大學駐校的教學成果,在歷時三個月的工作坊課程中,學生們完成了兩大專題的系列作品。此次工作坊的探討主題為「感官與物質的覺察」。 感官是我們體察周遭世界的介面。五感中的視、聽、嗅、味、觸覺,在在提供了難以言喻的感知交流。此外 ,本體感覺(大腦知曉我們的四肢與軀幹對應於空間定位的能力)更是提供了進階的工具,讓我們能夠經歷「此在」與感知「當下」。 早在大腦傳達信號成為思緒之前,我們便已有體驗且有所感。這是成為完整覺知事物發生當下的關鍵;進而 ,此種高度覺知的狀態是啟發概念、匯集思緒、形構事物的重要泉源。 肉身感受與啟通的感官意識、 材料知識及工具能力相結合,在在皆於創作過程中共同發揮作用,亦從而產生了詩意空間。 當一個完整的雞蛋被解構時,原本為人所熟悉的形式與量體便被轉化了;以蛋殼碎片重組後的物件,表達介於脆弱、輕盈與重力之間的詩意關係。 藉由萬向接頭的演繹與運用,強化了項鍊的靈活特質,同時亦將裝飾與機能整合為同一要素;使之得以跟隨配戴者有機地移動,更而拓展了珠寶飾件的表達範疇。
[混搭侵越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創作組22級畢業展

[混搭侵越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創作組22級畢業展 Facebook 專頁 Instagram 專頁 新一代線上設計展 新一代線上展間 策展理念: 混搭侵越 mix&match,簡稱 M&M。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在邊界之中構築自身,發展屬於自己的技術與美感。但是每個人也都屬於群體、屬於世界。多元與獨特是新世代的和諧。隨著當代的知識、文化、技術快速傳播,不同的領域的分冶不再僵硬,而能彼此融合成新的展現空間。 如同異材質之間的混搭、解構、再創造,我們也都在廣大的世界之中探索、搭配、多方吸收,不斷超越既有的框架。 The 2022 graduate exhibi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Arts and Design, Design workshop at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is named Mix&Match, briefly M&M. Each person is an independent individual, constructing himself within the boundaries and developing his own technique or skills and aesthetics; however, everyone also belongs to a larger group and the world. Diversity and uniqueness state the harmony of our new generation. With the rapid spread of contemporary knowledge, culture and technology, the division of different fields is no longer rigid, but can be integrated into new posibilities. Just like how different materials mix, deconstruct, and recreate together, we are also exploring, matching, and absorbing a var
[藝番賞]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創作組22級畢業展

[藝番賞]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創作組22級畢業展 校外展-板橋435藝文特區浮州館(新北市板橋區中正路435號) 展出日期:2022年4月18日至5月3日展出時間:週一至週日9:00~17:00開幕時間:2022年4月23日 上午10:30 (因疫情關係,取消開幕活動,但展覽照常展出) 校內展-竹師藝術空間一、二館(新竹市南大路521號藝設系館1樓) 展出時間:2022年6月6日至6月17日展出時間:週一至週日10:00~17:00開幕時間:2022年6月9日 中午12:10 線上展:https://artogo.co/zh-TW/exhibition/ichiban-kuji22 策展理念: 「一番」在日語中意指「最好的、最棒的」。最初由日本模型公司發起的抽獎活動「一番賞」,給予參加者抽抽有獎的保證。從多樣的角色故事激起靈感與好奇;兒時的卡通動漫拼湊童年的共同圖譜、成為我們歡樂的關鍵色彩。在一番賞裡的各式逸品中,不論正派反派、故事吉祥物或配角,皆能滿足不同的我們。從一番賞中體會摸索無標準答案的未知,追尋各樣複雜心情緒;參與抽獎無非是獲得獎品,更成為慰藉心靈及社交話題,闡述共同語言的手段。以童年時的抽獎概念作為譬喻,我們希望在「藝番賞」 中,也能藉由創作將這份驚喜帶給觀者。在展覽中將自身化作最好最棒的逸品,於呈現的同時,等待觀者們激發與作品對話的多種可能。現在我們將成為「藝番賞」中的獎品,旋身跳入,於籤筒中碰撞並躍出。 “ICHIBAN KUJI” is a borrowed phrase from Japanese, which means “the best raffle”. It was a new series of promotions released by a Japanese anime figure manufacturer. Adding assured prizes to each ticket, it shares the general ideas of a raffle as usual. Its divergent stories from various characters have not only built our collective childhood memories but provide
間奏請稍候.倪祥個展

間奏請稍候.倪祥個展 展期 | 12 Dec. 2022 – 06 Jan.2023時間 | 10:00am-5:00pm(週六、日公休)地點 | 國立清華大學 竹師藝術空間開幕 | 13 Dec. 2022 (二)14:0贊助 | 財團法人李蔡配藝術教育基金會 直到我陪病精神門診住院,礙於規定不能帶手機等物品進入,筆記本和一支2B考試用筆就是使你成為第三人稱的救贖,我開始寫下不只是接近獄中觀察日記,裡面也摻混著過去的超連結。因為無法照相,被告知明天要出院的病友,晚上我為他們畫一張肖像送給他們送行。 我突然意識到「駐村」是種覺察,跟你住哪個地方多久幾乎沒有關係,跟做什麼多政治正確的事也無關;輪到我自己住院時就把[戀人絮語]拿起來硬啃,那本像是令人極度不舒服但能完全接通的頻道,重點是當我把它當成畫插圖的底料時非常好殺時間,煉出來的概念圖哇尬意。 一邊開始用二手便宜貨模改自娛,一邊也開始思考把家人和自己「圍繞著病」這件事當成「駐村」需要處理的,加上對林口生活周遭的一些觀察感想。本次展覽還有我出新竹火車站後的一點想法。 「間奏請稍侯」只是一種相對主旋律的切換,事實上可能更忙或更難。 長假結束,副歌將至。
《質形力》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創作組21級畢業展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創作組21級畢業展《質形力》 新一代設計展(因疫情關係停辦)時間:110/05/14(五)~05/17(一)地點:南港展覽館A-17展區 校內展 時間:110/05/24(一)~06/25(五)地點: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竹師藝術空間一、二館(新竹市南大路521號)參觀時間 | 週一至週五 10:00 – 18:00(週六、日公休) Facebook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Artsdesign110/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rtsdesign110/ 策展理念: 本系的特色為將藝術感知能力、材質運用能力及造型設計能力,透過工藝作為媒介,在當中施展這三項能力且相互催化。 而工藝在設計及製作過程上,所執行的即為「材質與造形」的相互搭配即應用,並將兩者之化合物注入到設計物上。 「質形力」在命名上, 「質」字取自質感、材質、特質 「形」字取自 造形、塑形、形態 並取「執行」之雙關意涵。 在這次展覽作品當中,可以看見學生們執行彼此的質形力。
《一場掙扎的描述》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創作組21級畢業展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創作組21級畢業展《一場掙扎的描述》 展覽日期: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至 5月8日 星期(六)展出地點:北投久號(財團法人永壽文教基金會展場開放時間:北投久號:上午10時 至下午6時(例假日照常開放)開幕茶會:5月2日(日) 下午2時 展覽日期:2021年5月24日 星期(一) 至 6月25日 星期(五)展出地點:國立清華大學竹師藝術空間開幕茶會:5月27日(四) 上午10時 Facebook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struggle21/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nner_struggle21/ 策展理念: 「一場掙扎的描述」展名來自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的同名短篇小說,內容荒謬、曲折,給人感覺撲朔迷離,儼然是一場自我對話。 「掙扎」指的是費盡全力勉強支撐或抵抗,也有非常猶豫、難以決定的意思。大學期間,我們接觸到多樣的藝術面貌,日日與色彩、筆觸、空間、草圖、形式、題材搏鬥,沿途跌撞地過了四年。然而,藝術究竟是什麼?我們在創作中追求的是什麼?關於藝術與未來的種種問題,終究得回歸自己,在叩問的過程中,將各種矛盾與質疑以創作來回應。 時光將我們推往生命下一個轉角,畢業展就是這四年來創作和自我詰問的階段性展現。每一位展出者的作品互異,背後的創作過程都隱藏著每個人無數次與自我對話、不為人知的掙扎。面對自身能力的不滿足、懷疑,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我們試圖透過創作與表現,在各自的混沌狀態中尋找一份安適。 當我們覺察到理想的生命藍圖漸漸被現實覆蓋,那些輕狂的表述、略帶憂鬱的喃喃,所謂的掙扎與糾結,或許也只是掩飾脆弱的偽裝。我們真的能改變或掌握什麼嗎?我們將帶著困惑,繼續在藝術這條修行路上走下去。 Class of 2021,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t and Design Graduation Exhibition “Depiction of an Inner Struggle” Our title came from one of Franz Kafka’s short stories with an absurd, c
異質對話-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109 級設計組畢業展

異質對話-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109 級設計組畢業展 展期|2020-06-08 ~ 2020-06-24地點|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竹師藝術空間、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竹師藝術空間二館地址|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線上展覽:https://artogo.co/zh-TW/exhibition/hetdialog 策展理念: 藝術與設計為現代所存在的價值與追求的目標之一,是為了觸及人類視野與想像盡頭,伸出創作的觸角,與自然交流,與材質對話,一次次的衝擊產生火花,與這個世界的各個面向相會,從文化歷史脈絡到現今日常生活,在時空的流動與變化過程中「一直對話」,也像是人類與藝術設計之間充滿和諧且旋律優美的交響樂曲。 工藝領域上的藝術與設計是「異質對話」,是一股自我覺察與感官經驗的互動,融合了創作思維與材質特色的理念彰顯。美學誕生於理性和感性的交流激盪,透過切削形塑呈現具象立體,經由打磨熔鑄而光鮮亮麗,以工藝設計的作品象徵主角即將嶄露鋒芒,帶著四年所學的成果和信心,面對未來社會多元的挑戰。 Heterogeneous Dialogue The existence and value of art and design are one of the goals pursued today, this is not only to extend the vision and imagination of mankind, but to create and exchange with nature, and start a dialogue with material. Every impact that is created through these stimulations produces connections that connects the different aspects in the world, starting from historical context to our daily lives; the flow and variation of time is a “continuous dialogu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art (design) is like
《探路者行動》國立清華大學藝設系 109級 創作組畢業展

國立清華大學藝設系 109級 創作組畢業展 《探路者行動》 新竹市鐵道藝術村 4/21~5/310:00–18:00 (週一休館)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6/8~6/2409:00–17:00 (週六、日休館)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9141380407 策展理念: 探路者行動 Operation: Pathfinder 「探路者」是一艘在1997年攜帶探測車登陸火星,且建立基地的美國太空船,那次探測任務是繼1970年「維京號」任務之後,第一次有人類探測器成功降落到火星地表。按照設計,「探路者」的壽命僅有一個月左右,但它與它所乘載的登陸車卻在火星惡劣的環境下整整堅持了三個月,採集大量關於火星大氣、地質學、岩石學的數據。In 1997, a NASA spaceship “Pathfinder” with its rover landed on Planet Mars and built a base. This was the first successful space probe to land on the Martian surface following the “Viking Program” of 1970. Although the “Pathfinder” mission was programmed to last for a month, it eventually lasted for three months, collecting a great deal of atmospheric, geological and petrologic data from Mars.而過去四年我們之中每個獨立的個體就像是探路者,在太空中漫遊,目標是探測一切發展的可能性,而遭遇儀器故障等問題,就像我們四年中所遇到的意外、阻礙,也描述我們以不斷的摸索,來找尋屬於自己的路徑,同時也期許充滿可能性的未來。During the past four years, each of us worked like an individual “pathfinder.” We wandered in the space and explored every possibility.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