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Arts & Design NTHU

【竹師藝術空間】自製日常番 SET 蕭其珩個展_開幕時間02/27 PM14:00,歡迎蒞臨參觀!

自製日常番 SET 蕭其珩個展 Xiao Qi Heng Solo Exhibition _開幕時間2024.02.27(Tue.)14時 展覽日期 | 2024.02.26(Mon.)- 03.22(Fri.)展覽開幕 | 2024.02.27(Tue.) 14:00展覽時間 | 10:00-17:00(六、日及國定假日休館)展覽地點 | 竹師藝術空間(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展覽說明 | 這次展覽主要作品包含《最佳地點地圖》跟《最佳地點地圖2》兩個系列的作品。現在很常使用google map 的功能去任何地方,使用久了發現自己也可以上傳當地的照片,還可以附上文字解說、評論、留言。我把存在手機備忘錄裡的文字輸入到google map裡面,發現到現實與記憶中畫面的許多差異,這些差異使得記起來的景色變得獨特。「最佳地點」一詞來自漫畫《通靈王》(shaman king)裡一名角色梅宮龍之介(木刀之龍)時常找尋的最佳地點,作者武井宏之提到地方、場所對他而言是很重要的,而最佳地點是一個可以讓他回到自身的基準的地方,我將這個概念套用到先前文字的紀錄上,在網路上編造一份自己最佳地點的地圖清單。 《最佳地點地圖系列》的作品畫面包含了2020和2021這兩年我居住在新竹的生活場景跟事件,從承租工作室到搬家退租,中間發生了許多特別的事情,好像是一部播了兩年的漫長影集,最後隨著身邊的人一個個的離開到自己也準備搬家了,才意識到尋找最佳地點是件不容易的事。《最佳地點地圖2系列》是描述我2022年開始到高雄居住的生活風景,搬到南部後反而更常到台北活動,在移動的過程中發現和產生了很多新的地點,持續了一段時間後察覺許多和以前生活相似的地方,這些相似的地方並非只是外觀上的,在自身記憶片段上的延續才是讓我感到震驚的,回顧了之前的創作,發現可以繼續執行的契機與動力。 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竹師藝術空間2館】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112學年度第一學期評圖展,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竹師藝術空間2館】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112學年度第一學期評圖展 展覽日期 | 2024.01.02(Tue.)- 01.12(Fri.)展覽時間 | 10:00-17:00(六、日及國定假日休館)展覽地點 | 竹師藝術空間、竹師藝術空間2館(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設計組 | 評鑑⽇期:2024.01.05評圖老師:陳國珍、段存真、蕭銘芚、江怡瑩、董芳武、李允⽂、施富錡、謝翠如 創作組 | 評鑑⽇期:2024.01.12評圖老師:薛保瑕、陳松志、謝鴻均、吳宇棠、胡以誠、張晴⽂、林欣怡 參展⼈ | 鄧宇彤、黃⽵賢、王瑜、徐葳、⾼利淳、李若溦、俞品妤、林純廷、樓育雯、張芸瑄、賴⼄嘉、游加鈺、李宜庭、胡閎甯、簡意榕、蔡宇寧、盧國聰、林瑩宣、劉濬磊、吳曉琪、彭光維、鄭筑檄、葉珮柔、洪瑄蔓、王儀川、劉智淵、林玟伶、賴柏臻、巫惠琳、梁棋棋、呂亭葳、崔逸、張登科、魏呈哲 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搜妙創真_胡以誠寫生創作展_開幕時間12/06 PM14:30,歡迎蒞臨參觀!

搜妙創真_胡以誠寫生創作展 Solo Exhibition of Hu Yi-Cheng’s Painting and Sketch 展覽日期 | 2023.12.04(Mon.)- 12.29(Fri.) 展覽開幕 | 2023.12.06(wed.) 14:30 展覽時間 | 10:00-17:00(六、日及國定假日休館) 展覽地點 | 竹師藝術空間(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文/胡以誠) 寫生一直是我創作的重要資源,亦為修練方式,作為教師,寫生亦為教學的重點。然而,隨著網路與攝影之便捷,觀看與組合照片取代了直面造化現實,成為現在多數年輕畫者的學習與創作模式,寫生日益邊緣化。 因此,藉此展覽機會,我將呈現多年來的寫生成果以及相關創作,供觀者審視寫生與創作之間的關係,既為創作發表,亦有教學上的示範。 寫生作品展示了心靈與造化相遇的雪泥鴻爪,因為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心力,所以這些作品永遠承載了寫生之時的記憶與感覺,儘管這些資料不見得完整有序,但皆為真誠投入造化,領會自然意趣的忠實記錄,這是快速拍照所無法取代的經驗。 而源自於寫生的創作,其畫意的展現,必須寄託在形象結構、比例的確實把握,才能進入主觀層次的抒發;「忠實自然」與「主觀意造」的比重,是永遠的課題,寫生應該與傳統語彙、繪畫理則、美感趣味互為輔助,才能探尋出心靈與造化、傳統與現實的平衡之道。 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2023春之清華藝術卓越獎,歡迎蒞臨參觀!

2023春之清華藝術卓越獎 展覽日期 | 2023.11.13~11.29展覽地點 | 竹師藝術空間、竹師藝術空間2館參觀時間 | 週一至週五 10:00 – 17:00(國定假日及週六、日不開放)參展人 | 江翊廷、葉家綺、吳曉琪、林以琳、林瑩宣、林芃穎、尤薏宣、劉智淵、劉濬磊、李宗諭、簡杏安、王儀川、潘羽鍚、呂亭葳、陳昕昀、顏子耘、吳念勳、黃意閔 /徐子媃、楊詠心、梁棋棋、蘇萱瑄、鄧宇彤、黃竹賢、任宣齊、林純廷、樓育雯、林亮廷、胡閎甯、俞品妤、高利淳、王芝嫺、顏安妮、李孟儒、徐葳、張芸瑄、戴辰安、曾紫諾、胡希、江登豐、張庭毓 《2023春之清華藝術卓越獎》於11月13日起正式登場,本次集結41件入圍作品在竹師藝術空間、竹師藝術空間二館現場展出,並將在11月17日由4位外審委員現場評選出「金獎」2名、「銀獎」2名 、「銅獎」2名、「優選獎」4名、「佳作獎」4名,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on SITE 在其中_賴珮瑜個展 Lai, Pei-Yu Solo Exhibition,歡迎蒞臨參觀!

on SITE在其中_賴珮瑜個展 展 出 者 | 賴珮瑜 展覽日期 | 2023.10.16~11.10 展覽地點 | 竹師藝術空間 開幕時間 | 2023.10.17(二)下午2點 參觀時間 | 週一至週五 10:00 – 17:00(國定假日及週六、日不開放) 贊助單位 | 財團法人李蔡配藝術教育基金會 人們所普遍認知的「在其中」,即類似處於某場域、某位址、或某刻之中,基於如此觀點,「在其中」似乎處在一種位於”什麼”之中的情境或概念,也可能是某總體結構的其中一環或單位。 由此基礎出發,進而生成本次展覽的初始輪廓,個人試圖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空間或現象,藉由數位工具的轉譯與詮釋,反映出對於生活世界的部分觀察。因此,本次的展出內容,它可能是「身」在其中、「感受」在其中、以及「資訊」在其中的。 換言之,「在其中」的展覽概念,透過觀察對象或場域的理解及演繹,進一步得以用來詮釋外部、內部、甚或虛擬空間,即透過視覺進而延伸至感知,或是藉由共同當下生活世界之經驗,產生共感的知覺。除空間之外,以「在其中」的觀點探察時間,它的敘事與時間軸可能是非連貫的、以及不斷重組的概念。換句話說,它既不在起點、也不在終點,而是循環在某個場域或位址的意義轉變和流動之中。 關於藝術家 賴珮瑜 1976年生於台灣台北,2007年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2018年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曾於台灣、日本及美國駐村,並為新樂園藝術空間第六、七期成員。其作品曾多次在台灣、日本、中國、法國及美國紐約等地展出,其中城市系列作品獲國立臺灣美術館、台灣創意藝術設計中心及日本橫濱BankArt1929典藏。 符號與其再現的意義一直以來都是賴珮瑜所關注的主題,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便是城市系列作品,一幅幅乍看之下是城市風景的圖像在細看之後才發現是由大小不一的圓點符號所構成,而這些圓點像是被極簡化的燈光,因此在觀看的同時觀者必須對應符號與記憶中的景像以拼湊完整的城市面貌,並在對應的過程中進而思考符徵與符旨的關係;而不同的城市景觀在藝術家再現過後卻顯得單一相似,以此試圖探討現今全球化下的同質性議題。 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清大藝設系112學年度第一學期新生展,歡迎蒞臨參觀!

清大藝設系112學年度第一學期新生展 展覽日期|2023.09.18(一)-2023.10.13(五) 展出時間|週一至週五 10:00~17:00(國定假日及六、日不開放) 展出地點|竹師藝術空間 (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參展藝術家 | 王詩蘋、王藎晗、呂亭葳、幸芊芊、林亮廷、林聖雲、張育旋、陳弘諭、陳昕昀、陳姿蓉、陳宥蓁、陳鈺慈、黃盈甄、歐宸辰、葉家綺、鄭棻、顏子耘、簡杏安 展覽介紹| 本次的展覽主題「一回生」,代表著身為觀眾的我們對這些新興創作者的結識。這個「生」除了呼應語意上的陌生、生疏之意,也象徵著發生、生長與生存。並將意義導向主動選擇的未來,伴隨著無懼前行的醞釀與飢渴。新生的身份同時將過往的生命體驗緩緩、薄薄地濃縮為一張張表現自我的輪廓,而創作中存續的坦誠、時空痕跡的錯綜,致使他們在創作中不停歇的感受,擷取生命的發生,反覆掏挖、提問、拋擲與演練,保持著這般永遠鮮活的前行姿態。 歡迎蒞臨參觀!!

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23級校內畢業聯展

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23級校內畢業聯展 展出日期 | 2023/05/29(一) ~ 06/10(六) 展覽茶會 | 2023/06/10(六) 14:00pm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六 10:00~17:00 展出地點 | 竹師藝術空間(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2023級藝設系創作組作品請看畢業製作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7205163292 展覽IG:https://www.instagram.com/nthuad_23th/ 2023級藝設系設計組作品請看畢業製作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Artsdesign112 展覽IG:https://www.instagram.com/nthuad_theplace/

Roll Up & Fight 菈寇咖趴滾逃:王毓淞 個展 Wang Yu Sung Solo Exhibition

Roll Up & Fight 菈寇咖趴滾逃 王毓淞 個展 Wang Yu Sung Solo Exhibition 展期 | 2023.05.01 (Mon.)- 05.26 (Fri.) 時間 | 10:00-17:00(六、日及國定假日休館) 地點 | 竹師藝術空間 新竹市南大路521號 開幕 | 2023.05.01 (Mon.) 14:00 你總是護送著別人預定的幸福, 無論是艱苦的人建立的家, 或是好野人無憂的家, 凡人間所許的, 你都守願而來, 你陪在產品的產前, 也陪在產品的產後, 在進盒子前先進, 在拆盒子後被拆, 人人看你沒有, 若有似無,透也不明, 集滿了一口又一口短小的傲氣, 好拿來頂撞這世界的現實, 你是掩護勞動的勞動, 你是護持生產的生產, 像亦步亦趨的卡農, 也是追隨起伏的賦格, 一面貼緊幸福, 一面翻滾江湖, 既是邊緣亦是前緣, 一如腳下的島。 「撩起褲管、捲起袖子……」是一種要大展身手的預備動作,在精神或身體要開啟高壓勞動前,「菈寇咖、閉糗摁(撩褲管、捲袖子)」就是一種最簡單的變身模式了。 從農村到城市,在那個交通困難的年代,他們在島內移民,他們是帶著青春夢的島內移工,他們是台灣戰後嬰兒潮的世代,從語言到國家、農業到工業、居住與生活,都在快步重塑。 工廠的位置,固定了肉身;走不開的人生,電台主持人鬥嘴鼓的談天說地裡偶爾一瞥故鄉,甜蜜淒涼的悲哀戀歌,止惡勸善的故事,填補了無法在場的勞動生命。 當“流浪”還不是“流浪”的年代,沒有“流浪漢”,那個年代的“流浪”,濃濃飄散著浪漫的氣味,“流浪”是一種勇往直前的骨氣,是給原生家庭的誓言,“流浪”是做給故鄉看的拼搏,每個來台北流浪的孩子後來都成了流浪的硬漢,人生的拳頭師。 此次展覽是對他們人生故事的追尋和初探,也是佩服和致敬。 (文/王毓淞)

 藝鳴清華:2023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聯展

 藝鳴清華:2023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聯展 展覽日期 Exhibition Term |2022.3.27 (一) – 2022.4.23 (五) 10:00 – 17:00展覽地點 Exhibition Venue|竹師藝術空間開幕 Opening |2022.3.28 (二) 14:00參展藝術家 Artist |江怡瑩、吳宇棠、吳鎮中、呂燕卿、李宜亞、林田壽、林欣怡、施富錡、胡以誠、徐子涵、徐素霞、陳良沛、陳依純、黃銘祝、葉俊顯、蕭銘芚、謝鴻均 今年的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聯展「藝鳴清華」已邁入第六屆,期間不斷承先啟後挹注新血,爲本系注入豐沛的創作能量與教學視野。 本次的「藝鳴清華」參展藝術家涵蓋新晉教授至資深退休教授,除了展現本系豐厚多元的創作實踐,也同時象徵優良藝術教育的典範傳承。這次展覽將持續至2023年4月23日,歡迎觀眾蒞臨竹師藝術空間,欣賞本系教師的精湛技藝,期待您的到來!  

兔子洞.王亮尹個展|竹師藝術空間

兔子洞.王亮尹個展|竹師藝術空間 展覽名稱 | 兔子洞_王亮尹個展 展出日期 | 2023/02/20(一) ~ 03/17(五) 開幕日期 | 2023/02/21(二) 14:00pm 展覽時間| 週一至週五 10:00~17:00 (國定假日及六、日不開放) 展出地點 | 竹師藝術空間(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一百多年前,充滿好奇心的小女孩愛麗絲追著奇怪的兔子掉進了兔子洞,光怪陸離的世界,瑰麗詭譎也混沌不明。那段旅程是冒險、也是啟蒙體驗。從那之後兔子洞變成一個奇異未知世界或複雜無解情境的代名詞,逃離與回歸,像魔術口袋,現實與奇幻一體兩面,反映著觀者的自我定位與渴望。此展覽以『兔子洞』為名,藝術家展示她眼中的現實,如同Lewis Carroll透過異世界的角色說:「我並不奇怪、怪誕,也不瘋癲,只是我眼中的現實跟你眼中的現實不同。」 Over a century ago, Alice, a curious little girl, fell into a rabbit hole while chasing a strange rabbit. That bizarre world was magnificent, treacherous, and chaotic. It was a journey that was an adventure and an enlightening experience.Since then, the rabbit hole has become synonymous with a strange, unknown world or a complex, unsolvable condition. Escape and return, like a magic pocket, are two sides of reality and fantasy, reflecting the viewer’s self-orientation and desire.Titled “Rabbit Hole,” this exhibition showcases the artist’s reality, like Lewis Carroll states through the character of another world, “I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