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清華藝術節】藝鳴清華-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聯展,開幕日4/25(四)下午14時,展期:2024/04/25~05/17,歡迎蒞臨參觀!

【春之清華藝術節】藝鳴清華-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聯展 展覽名稱 |藝鳴清華-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聯展展出日期 | 2024/04/25(四) – 2024/05/17(五)開幕時間 | 2024/04/25(四) 下午14時展覽時間 | 週一至週五 10:00~17:00 (國定假日及六、日不開放)展出地點 | 南大校區竹師藝術空間及竹師藝術空間二館(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藝鳴清華」做為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們一年一度的代表性聯展,今年因應校慶,邀請藝術學院所有教授共同參與展出。當代藝術幾乎無所限制,某種程度上,概念與藝術外部的思量亦已成為創作的必須主張的部分。許多藝術創作訴諸觀念,或訴諸行動,在「過程比結果重要」的思維之外,面對藝術創作的產物,我們是否還存有期待?或者,我們還有如何的期待? 不妨回到這個基礎觀之-藝術即是自身,它無法替代或化約,正是這一特質使之成為藝術。它可以跨越任何領域,亦可以主張所有邊際的推移或抹除,但無論如何,藝術不是任何其他之物,它不等於生活,不是哲學,不是社會運動,也不是學術研究。然而藝術總帶來許多和以上事物相關的思維,無論選擇何種形式,它都有再現的必要,必定從美學的立場出發。因此可以說,「藝鳴清華」這一展覽主題,宣告了藝術的鳴放、對於當代生活的反思,以及面對社會的參與和回應。 參展藝術家 Artist |(依姓名筆劃序)吳宇棠、呂燕卿、李宜亞、林瑞龍、邱誌勇、施富錡、柯宜均、胡以誠、徐子涵、狸貓換、張淳皓、梁莉苓、陳良沛、陶亞倫、曾鈺涓、游創文(及指導學生)、黃銘祝、劉鳳鴒、潘正育、蔡遵弘、蕭銘芚、謝翠如、謝鴻均
【畢業展】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24級設計組「夕夕說」新一代設計展,開幕5/26(日)上午10時30分,展期:2024/05/24~05/27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24級設計組「夕夕說」新一代設計展 展出日期 | 2024/05/24(五) ~ 05/27(一)展覽開幕 | 2024/05/26(日) 10:30 am開放時間 |平日:上午10點至下午5點,假日:上午10點至下午6點展出地點 |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 A-15展區(台北市經貿二路2號) 夕夕說,取「細細說」之諧音、「多說」之拆字,以及「朝夕」之時間感,表達一個詳盡細細陳述、朝夕娓娓道來之故事。同時包含永續之概念 : 永續是朝夕節用,編織百代成永遠。 夕夕說,漫漫聽 : 以工藝細細說,邀您慢慢聽。夕夕說將打開我們的朝朝與夕夕,展出一場屬於我們的精神陳述,一本編寫成長軌跡的回憶錄,一場多元材質構成的視覺饗宴,一個溝通交流的創新場域,以及一幕永遠未完待續的故事。 2024級藝設系設計組畢業展覽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Artsdesign112?mibextid=LQQJ4d 展覽IG:https://www.instagram.com/nthu_memoir?igsh=ZXlzMWNvNXE1ZT
【畢業展】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24級創作組「波巴奇奇 𝐁𝐨𝐮𝐛𝐚 𝐊」,開幕4/27(六)下午2時,展期:2024/04/22~05/02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24級創作組【波巴奇奇 ✦ 𝐁𝐨𝐮𝐛𝐚 𝐊𝐢𝐤𝐢】畢業展 展出日期 | 2024/04/22(一) ~ 05/02(四)展覽茶會 | 2024/04/27(六) 14:00 pm開放時間 | 週一至週日 𝟎𝟗:𝟎𝟎 – 𝟐𝟐:𝟎𝟎展出地點 |𝐏𝐏𝐏藝文空間(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6巷2號1F) 波巴奇奇 Bouba/Kiki源自語言學現象,涉及語言和感受間的聯繫,圓滑形狀的波巴(bouba)與尖角形狀的奇奇(kiki)的多數認定,暗示著人類在殊異的生命經驗與文化跨度下,深入探究語言和感官之間的微妙互動,仍能共同描繪出相似的認知圖像。 這似於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並非被遺落,反而是潛藏在我們的內心,卻又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從微觀的個體到巨觀的世界網絡產生連結。 藝術作為創作者表述自身意識的一種方式,期望透過作品的見光邀請觀眾理解、共感,甚至共享一段相同的記憶。當觀者對作品產生共鳴,就能建立起創作者與觀者之間的連結,縱使現實世界充滿無不是的差異,我們仍能找到其中共振的互通之處。 2024級藝設系創作組畢業展覽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2922665657&mibextid=dGKdO6 展覽IG:https://www.instagram.com/nthu_bouba.kiki
【澤空間】失眠斷片腹稿_潘羽鍚個展,展期:04/01~04/20

【澤空間】失眠斷片腹稿_潘羽鍚個展 展覽名稱 | 失眠斷片腹稿_潘羽鍚個展展出日期 | 2024/04/01~04/20展覽時間 | 週一至週五 10:00~17:00(國定假日及六、日不開放)展出地點 | 澤空間 (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展覽說明 | 4/1是愚人節,4/20是國際大麻日,在這兩個節日之間的每一天,我吃完晚餐後會走到展場,把牆上的紙一張張拿下來縫成書。 所以牆上的紙會越來越少,牆壁會越來越乾淨空白,有點像禿頭的人頭髮一片片消失,或是失眠時雜慮慢慢沈澱的感覺。 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因為太熱,所以很冷_李勇志個展_開幕時間2024/03/26 PM14:00,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因為太熱,所以很冷_李勇志個展 _開幕時間2024.03.26(Tue.)14時 展覽開幕|2024/03/26(二)14 : 00展覽日期|2024/03/25(一)– 04/19(五)展覽地點|竹師藝術空間(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10 : 00 – 17 : 00展覽說明 |從偶爾是環保稽查員,到曾經是環保稽查員。如何回憶那一段造訪社區資源回收問的時光?人與人複雜的情感交流?社會與環保議題就已經是現代人道德的修羅場,好像很重要,或許不太重要。能不能單純一點,回到物,物就是物,任何對物的形容與感受都是人所添加的。能不能可以有涵蓋一切,抽象的,穿透地。就像是死亡,那些身外之物並不會死去,也許是一種永恆。就像是在某社區看到廢棄物回收裝置,聯想到美術館的藝術裝置那樣單純的「物」。於是想像著一個「壞掉」的回收支架結構,除了容納物理垃圾重量太空包的凹折,又同時局部垂降如投影布幕的光線「雕塑」,放映著每家社區的回收物照片,色彩斑斕、五光十色,稱之為人類記憶的東西。因為太熱所以很冷,因為太冷所以很熱;因為不太重要,所以每次說的都不太一樣。如同道家陰陽,一切皆互補,欠缺即是補償。稽查經驗,天氣太熱,說話好冷,一天之內遇到好多事情,看似變化好像未曾改變。我已經解釋了。但說話本身與對象,三者缺一不可。 歡迎蒞臨參觀!!
【澤空間】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112學年度上學期期末共評優秀獎聯展,展期:03/10~03/30

【澤空間】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112學年度上學期期末共評優秀獎聯展 展覽名稱 |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112學年度上學期期末共評優秀獎聯展展出日期 | 2024/03/10~03/30展覽時間 | 週一至週五 10:00~17:00(國定假日及六、日不開放)展出地點 | 澤空間 (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參展人| 吳俊寬、林永祥、林彤蕓、邱子恆、柳皓尹、洪千淳、徐宜廷、張方讓、張修齊、陳采菁、陳亮綺、黃瑩瑩、葉佳鑫、廖文翊、趙祤安、潘羽鍚、鄭婷謙、蘇宸沂 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2館】3319_ 游智涵、吳浩維、邱德政聯展_開幕時間2024/03/07 PM14:00,展期2024/03/07~03/29,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2館】3319_ 游智涵、吳浩維、邱德政聯展 _展期:20024/03/07~03/29,歡迎蒞臨參觀! 展覽名稱 | 3319展出藝術家 | 游智涵、吳浩維、邱德政展出日期 | 2024/03/07(四) ~03/29(五)開幕時間 | 2024/03/07(四)下午14:00展覽座談 | 03/16 (六) 14:00-16:00 (與談人:沈裕昌 老師)展覽時間 | 週一至週五 10:00~17:00 (國定假日及六、日不開放)展出地點 | 竹師藝術空間2館 (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展覽說明 |展覽名稱「3319」取自三位藝術家在學校的工作室編號。由於成員的工作習慣,3319是一間無法保持整潔的工作室,包括作品製成的剩料堆積,如牆上的紙膠帶、地面上的粉塵等。另外,因著作息時間的不同,3319不常有成員同時在場工作的情況。因而造就了彼此透過觀察空間中物質剩料的變化,相互猜測對方創作過程的現象—「3319」儼然被形塑成了一個藝術案發現場。 若比作數位語言中的1和0 (有和無),那些為了回溯現場而反覆對物質進行的「有」、「無」的推測,既是當下「看到摸到」,卻不斷指向一個已經離席的對象,有如系統運算下的延遲。而當感官經驗頻頻同步和中斷──「卡頓」是否進而催生另一種知覺體驗?視覺與其他知覺的不協調、觸覺的持續缺席…等,三位藝術家嘗試捕捉當代數位介面經驗下,形變的身體感。並將其形變的動能凝結,再透過視覺元素轉化成作品。 如同展名「3319」──這串數字組成僅是源於使一項目方便運行、紀錄的標示系統,然而在「工作室」這層意義下它欲揭示的,是藝術實踐的現場、藝術發生的時刻,於種種系統機制下的脫軌與越出。 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自製日常番 SET 蕭其珩個展_開幕時間02/27 PM14:00,歡迎蒞臨參觀!

自製日常番 SET 蕭其珩個展 Xiao Qi Heng Solo Exhibition _開幕時間2024.02.27(Tue.)14時 展覽日期 | 2024.02.26(Mon.)- 03.22(Fri.)展覽開幕 | 2024.02.27(Tue.) 14:00展覽時間 | 10:00-17:00(六、日及國定假日休館)展覽地點 | 竹師藝術空間(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展覽說明 | 這次展覽主要作品包含《最佳地點地圖》跟《最佳地點地圖2》兩個系列的作品。現在很常使用google map 的功能去任何地方,使用久了發現自己也可以上傳當地的照片,還可以附上文字解說、評論、留言。我把存在手機備忘錄裡的文字輸入到google map裡面,發現到現實與記憶中畫面的許多差異,這些差異使得記起來的景色變得獨特。「最佳地點」一詞來自漫畫《通靈王》(shaman king)裡一名角色梅宮龍之介(木刀之龍)時常找尋的最佳地點,作者武井宏之提到地方、場所對他而言是很重要的,而最佳地點是一個可以讓他回到自身的基準的地方,我將這個概念套用到先前文字的紀錄上,在網路上編造一份自己最佳地點的地圖清單。 《最佳地點地圖系列》的作品畫面包含了2020和2021這兩年我居住在新竹的生活場景跟事件,從承租工作室到搬家退租,中間發生了許多特別的事情,好像是一部播了兩年的漫長影集,最後隨著身邊的人一個個的離開到自己也準備搬家了,才意識到尋找最佳地點是件不容易的事。《最佳地點地圖2系列》是描述我2022年開始到高雄居住的生活風景,搬到南部後反而更常到台北活動,在移動的過程中發現和產生了很多新的地點,持續了一段時間後察覺許多和以前生活相似的地方,這些相似的地方並非只是外觀上的,在自身記憶片段上的延續才是讓我感到震驚的,回顧了之前的創作,發現可以繼續執行的契機與動力。 歡迎蒞臨參觀!!
【澤空間】HELD工藝聯展Craft Exhibition_幸芊芊、陳弘諭、黄盈甄、歐宸辰、鄭棻聯展,歡迎蒞臨參觀!

【澤空間】HELD工藝聯展Craft Exhibition _幸芊芊、陳弘諭、黄盈甄、歐宸辰、鄭棻聯展 展 出 者 | 幸芊芊、陳弘諭、黄盈甄、歐宸辰、鄭棻展覽日期 | 2024.2.19~3.08展覽地點 | 澤藝術空間 參觀時間 | 10a.m-5p.m 展覽說明 | HELD意即握住;攜帶;承受;擁抱;保持;進行……,透過作品呈現物體和情感的持有,深入「HELD」的二元性,探索動詞及其過去式的多重意義。 以功能性和實驗性作品展現出持有物體的實際行為。金屬工藝展現了物體的堅固性和質感,描繪了握住、攜帶和承受的情境,呈現出持有物體的身體性。玻璃的透明度和脆弱性突顯了承受和保持的脆弱與矛盾。陶藝則以柔和的質感和自然的色彩表現擁抱、保持和進行的意象,帶來了情感的柔軟和親近感。在物理和情感層面深入體會詞中的涵義,交織層層縝密且細膩的對話。 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竹師藝術空間2館】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112學年度第一學期評圖展,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竹師藝術空間2館】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112學年度第一學期評圖展 展覽日期 | 2024.01.02(Tue.)- 01.12(Fri.)展覽時間 | 10:00-17:00(六、日及國定假日休館)展覽地點 | 竹師藝術空間、竹師藝術空間2館(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設計組 | 評鑑⽇期:2024.01.05評圖老師:陳國珍、段存真、蕭銘芚、江怡瑩、董芳武、李允⽂、施富錡、謝翠如 創作組 | 評鑑⽇期:2024.01.12評圖老師:薛保瑕、陳松志、謝鴻均、吳宇棠、胡以誠、張晴⽂、林欣怡 參展⼈ | 鄧宇彤、黃⽵賢、王瑜、徐葳、⾼利淳、李若溦、俞品妤、林純廷、樓育雯、張芸瑄、賴⼄嘉、游加鈺、李宜庭、胡閎甯、簡意榕、蔡宇寧、盧國聰、林瑩宣、劉濬磊、吳曉琪、彭光維、鄭筑檄、葉珮柔、洪瑄蔓、王儀川、劉智淵、林玟伶、賴柏臻、巫惠琳、梁棋棋、呂亭葳、崔逸、張登科、魏呈哲 歡迎蒞臨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