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師藝術空間、竹師藝術空間2館】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112學年度第一學期評圖展,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竹師藝術空間2館】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112學年度第一學期評圖展 展覽日期 | 2024.01.02(Tue.)- 01.12(Fri.)展覽時間 | 10:00-17:00(六、日及國定假日休館)展覽地點 | 竹師藝術空間、竹師藝術空間2館(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設計組 | 評鑑⽇期:2024.01.05評圖老師:陳國珍、段存真、蕭銘芚、江怡瑩、董芳武、李允⽂、施富錡、謝翠如 創作組 | 評鑑⽇期:2024.01.12評圖老師:薛保瑕、陳松志、謝鴻均、吳宇棠、胡以誠、張晴⽂、林欣怡 參展⼈ | 鄧宇彤、黃⽵賢、王瑜、徐葳、⾼利淳、李若溦、俞品妤、林純廷、樓育雯、張芸瑄、賴⼄嘉、游加鈺、李宜庭、胡閎甯、簡意榕、蔡宇寧、盧國聰、林瑩宣、劉濬磊、吳曉琪、彭光維、鄭筑檄、葉珮柔、洪瑄蔓、王儀川、劉智淵、林玟伶、賴柏臻、巫惠琳、梁棋棋、呂亭葳、崔逸、張登科、魏呈哲 歡迎蒞臨參觀!!
【澤空間】平平_陳耘個展 Chen Yun Solo Exhibition,歡迎蒞臨參觀!

【澤空間】平平_陳耘個展 Chen Yun Solo Exhibition 展 出 者 | 陳耘 展覽日期 | 2023.12.25~2024.01.19 展覽地點 | 澤藝術空間 參觀時間 | 10:00 – 21:00 平平的,同時也厚厚、滿滿的。 嘗試著油墨與筆觸能夠呈現出的可能性,《迷迭擺擺》著重於油墨的疊印,同樣的綠經過不同程度的堆疊,光影晃動間,0.0幾的厚度差描繪出迷迭香的不同樣貌;《孤挺花》,被白色花瓣上一絲絲的彤所吸引,尋找各式容納它的空間與容器,將它們安插在禪意中;《山,山,山》用笨拙的手法拼組畫面,欲表現綿延山巒,凌亂的筆觸素描草木,一層一層向上堆疊,減法的製版、加法的疊印……。取材自生活,借用週遭事物、景緻的輪廓線,填上不同的顏色。除了製版、印製過程的調整,也除去了畫草圖的動作,在沒有彩色稿的情形下創作,每一次的套色都是與紙張的對話。 相較繪畫的直接,版畫的間接顯得含蓄、平靜一些。不管製版時筆觸刀法如何雜亂無章,經過壓印機的轉印後,都是一層平平的油墨,而透過層層覆蓋又能堆疊出份量,彷彿雲淡風輕,又好像藏著狂瀾。 而我嚮往著在88個琴鍵裡創作無限樂章的海上鋼琴師,在若有似無的的狀態裡,探索理性與感性之間的灰。 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2館】博物誌_112-1學期[當代物質文化課程教學成果展,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2館】博物誌_112-1學期_當代物質文化課程教學成果展 展覽日期 | 2023.12.25(一)~12.29(五) 展覽地點 | 竹師藝術空間2館參觀時間 | 週一至週五 09:00–17:00(國定假日及週六、日不開放)參展人 | 全體修課同學。 展覽說明 |物質為生活所必需,亦為精神與文化所寄託。「當代物質文化」課程探索人類生活中的種種物質經驗,如何反映並形塑了個人與群體的感情、記憶與認同。透過理論的濾鏡與反身自省,辨識物質文化與當代生活的關鍵聯繫,並期待由此啟發可能之創作與設計思維。成果展呈現八組同學對八樣物品之知識考察與創意探索,包含:紙膠帶、雨傘、美甲、可頌麵包、USB隨身碟、小熊軟糖、迴紋針與卡帶。一週快閃展,歡迎蒞臨指教。 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2館】夢盒裡的 DreamBoxed 2023第四屆科技藝術校園展,歡迎蒞臨參觀!

夢盒裡的DreamBoxed _2023第四屆科技藝術校園展 展覽日期|2023.12.12(二)-2023.12.21(四)開幕時間|2023.12.12 Tue. 16:00展覽日期|2023.12.12 Tue.~12.21 Thu.展出地點|竹師藝術空間2館 (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夢盒」音同於「夢核(dreamcore)」,是一種新興藝術形式,其迷幻、詩意、奇異、超現實的風格,使人如同沉浸於夢境中……科技顯露出人類在時間脈絡下,形成的集體理想與偏好,而夢境的內容象徵著理想、潛意識、懷念……。科技如「夢」一般,在懷念與希冀之間添注現實、拆解現有邏輯,再重組成一套敘事語彙,熟悉也陌生;又如「盒」般,激發人們探索或質疑其中的未知與神秘。在這虛擬化的時代,機器人、人工智慧AI、人工生命等等,儼然發出取代人類的宣言,現實世界的一切逐漸成為資料庫中的數據……我們不禁思考著,是人類發展科技?還是科技發展著人類?若放眼於現況,人類是被我們所稱的智能機器取代呢?還是能夠各取優劣、互利共生呢?我們是否有可能也僅是某場「夢」中的角色,不過是順著被設定出的集體「理想」與規則而「被」趨近?我們究竟是否擁有自我意識?「夢境是通往潛意識的道路。」這是佛洛伊德對夢的詮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也許夢裡什麼都有。那些住在潛意識裡的恐懼、渴望、膽怯、焦慮,或多或少影響著夢境的內容與行為。沒有受詞的「夢盒裡的」,或許指涉著科技佔領生活的現況下,我們對人、對生命、對環境等未知的猜測與質疑,不管是怪誕又超乎現實的想像,抑或兒時記憶的殘存畫面,這些對現實的疑惑與迷茫都被裝進了超現實的夢盒裡。此展覽一共展出11件作品,創作者藉由科技藝術,以動力裝置、虛擬影像、AI協作、程式運算音像等不同媒材,建構出一場又一場撲朔迷離的「夢」,表達關於土地、記憶、經歷等情感轉譯而成的不同見解與觀察。你即將打開夢盒,依循著創作者的潛意識一探究竟…… 歡迎蒞臨參觀!!
12/18 李亦凡|藝術專題講座.講題|李亦凡創作分享

圖片來源:藝術家提供 李亦凡|藝術專題講座講題|李亦凡創作分享 主持|林欣怡 清大藝設系副教授日期 | 2023/12/18(一) 15:30-17:20pm地點 | 國立清華大學藝設系館一樓8102教室 李亦凡 2016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201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作品以影像為主要媒材,關注影像結合雕塑、空間裝置的可能性。藉由科技媒材的光雕投影技術,李亦凡提供了一種後設的敘事概念,他的創作像是駐足於敘事的門檻上裹足不前的「準備工作」。在這「準備工作」中,藝術家與媒材間的嬉戲、搏鬥、相互虐待,直到一方不支倒地,作品在腐敗中的屍體形成,然後,敘事才能默默開始。 作品曾獲台北美術獎優選(2019)、高雄美術獎入選(2020)、世安美學獎_造型藝術類獎(2019)、金穗獎學生實驗類首獎與入圍(2018、2016)、宜蘭獎優選(2017)、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創作卓越獎(2017)等;近期展覽含:台南市立美術館(2023)、嘉義市立美術館(2022)、鳳甲美術館(2021)、高雄市立美術館(2021)、台北國際藝術村(2019)、台北市立美術館(2019)、台北當代藝術館(2019)、台北數位藝術中心(2019)、香港藝術中心(2018)。 圖片© 藝術家提供
【賀!】本系兼任教師暨校友李恆-作品「守護者Hanitu」榮獲德國普福爾茲海姆首飾博物館的『青年首飾藝術家收藏計畫』典藏!

【賀!】本系兼任教師暨校友李恆-作品「守護者Hanitu」榮獲德國普福爾茲海姆首飾博物館的『青年首飾藝術家收藏計畫』典藏! 李恆說:「在布農族部落的神話中,「哈尼杜」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作為人類與自然之間的調解者。 這個概念類似哈利波特中的Patronus的想法,你的Patronus隨著年齡和生活經驗成長和發展。 「保護者哈尼杜」系列胸針取自布農族部落的靈性花卉與動植物,將纖維與布材料與傳統布農族的十字繡結合,描繪自然紋理。 這些胸針就像戴在胸口右側的保護者,允許與心靈對話,傳承著古代故事。 胸針,2021 片名:《哈尼圖》–《叫聲的鹿喚醒太陽》 鍍有20K金、線、鍍瓷、絲綢風琴 胸針,2017 標題:《福爾摩沙-凡達lamellata》的花卉印花
【澤空間】預備~起_初念儒、葉子郡、王典立三人聯展,歡迎蒞臨參觀!

【澤空間】預備~起_初念儒、葉子郡、王典立三人聯展 展 出 者 | 初念儒、葉子郡、王典立展覽日期 | 2023.12.04~12.22展覽地點 | 澤藝術空間參觀時間 | 週一至週五 10:00 – 17:00(國定假日及週六、日不開放) 展覽說明 |三人的創作展現出身分上的轉換以及面對新場域產生的陌生感及焦慮感。作品分別有結合生活經驗與當代年輕人的焦慮共感做連結、關注身材焦慮以及生存狀態上的掙扎、轉換至社會中面臨的關卡以及創作者的內心狀態等等……。創作者們將自己的作品作為天線,接收並探索當代年輕人躺平文化中的內涵意義。以創作來思考或是反抗的過程也呼應「預備~起」這樣具有行動力的標語,並扣合展覽主題這樣看似戲謔的圖文之間矛盾的幽默感。 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搜妙創真_胡以誠寫生創作展_開幕時間12/06 PM14:30,歡迎蒞臨參觀!

搜妙創真_胡以誠寫生創作展 Solo Exhibition of Hu Yi-Cheng’s Painting and Sketch 展覽日期 | 2023.12.04(Mon.)- 12.29(Fri.) 展覽開幕 | 2023.12.06(wed.) 14:30 展覽時間 | 10:00-17:00(六、日及國定假日休館) 展覽地點 | 竹師藝術空間(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文/胡以誠) 寫生一直是我創作的重要資源,亦為修練方式,作為教師,寫生亦為教學的重點。然而,隨著網路與攝影之便捷,觀看與組合照片取代了直面造化現實,成為現在多數年輕畫者的學習與創作模式,寫生日益邊緣化。 因此,藉此展覽機會,我將呈現多年來的寫生成果以及相關創作,供觀者審視寫生與創作之間的關係,既為創作發表,亦有教學上的示範。 寫生作品展示了心靈與造化相遇的雪泥鴻爪,因為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心力,所以這些作品永遠承載了寫生之時的記憶與感覺,儘管這些資料不見得完整有序,但皆為真誠投入造化,領會自然意趣的忠實記錄,這是快速拍照所無法取代的經驗。 而源自於寫生的創作,其畫意的展現,必須寄託在形象結構、比例的確實把握,才能進入主觀層次的抒發;「忠實自然」與「主觀意造」的比重,是永遠的課題,寫生應該與傳統語彙、繪畫理則、美感趣味互為輔助,才能探尋出心靈與造化、傳統與現實的平衡之道。 歡迎蒞臨參觀!!
【徵稿】藝術的意象、意向與異相-2024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徵稿,截稿日為2024年1月20日截止,歡迎踴躍投稿!

藝術的意象、意向與異相-2024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會議日期:2024年3月22日全天 會議地點: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 藝術與設計學系系館 主辦單位:國立清華大學 / 藝術與設計學系 / 碩士班【理論組】 摘要截稿日:2024年1月20日23時59分 通知錄取日:2024年2月上旬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藝術,是形象的演繹、也是心象的再現;是為藝術而藝術的純粹、也是社會實相的駁雜;是一家之言的洞察、也是眾聲喧嘩的體現。面臨後疫情、戰爭的動盪、AI科技的突破等時代課題,本次會議以「藝術的意象、意向與異相」為題,強調藝術的多重面向與研究主題的多種可能,誠摯邀請視覺文化、中西藝術史、藝術社會學、藝術心理學、藝術治療、藝術教育、影像研究、科技藝術等相關學術論文,參與發表。 徵稿對象:國內外人社藝術領域碩、博士班在學學生或取得學位三年內之畢業生。 使用語言:中文、英文 投稿須知:投稿者須繳交600-1000字之摘要(字數含:標題、內文、註解;不含:圖說、表格內文字、書單、附錄)。摘要檔案請勿超過5MB,以word檔或pdf檔為限。每人限投一份稿件。來稿將予以審查。 投稿連結:https://forms.gle/WMw1DPCnxdAwFNTTA 歡迎踴躍投稿!! 徵稿說明下載
【徵件】澤空間2024年上半年展覽申請,即日起至2023.12.31截止
澤藝術空間2024年上半年徵件開跑囉!! 澤藝術空間即日起開放2024年上半年徵件,期望更多有趣的主題在這個空間創造新的火花,主題形式不拘,歡迎踴躍投件。 一、空間宗旨:本空間為藝術與設計學系教師及碩士班學生展演藝術創作、實踐藝術策展與行政,以及呈現教學成果之平台。 二、管理單位: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三、申請對象: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專兼任教師、大學部學生、碩士班學生、交換生。 四、申請類型:藝術創作個展、聯展或策展、教學成果展。若為聯展或策展,則展出內容不限為前點所述申請對象之創作。即符合資格之申請人,可逕邀請非藝設系師生參與展覽。 五、申請方式:請於收件期間內線上填妥本申請表格。 六、收件時間:即日起至 2023年12月31日截止。 報名表單連結:https://forms.gle/XzLN4jo7n2AyaT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