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件】澤空間2025年上半年展覽申請,即日起至2024.12.31截止
國立清華大學 澤藝術空間 展覽申請 一、空間宗旨:本空間為藝術與設計學系教師及碩士班學生展演藝術創作、實踐藝術策展與行政,以及呈現教學成果之平台。 二、管理單位: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三、申請對象: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專任、兼任教師、大學部學生、碩士班學生、交換生。 四、申請類型:藝術與設計之個展、聯展或策展、教學成果展。若為聯展或策展,則展出內容不限為前點所述申請對象之創作。即符合資格之申請人,可逕邀請非藝設系師生參與展覽。 五、申請方式:請於收件期間內線上填妥線上申請表格。 六、收件時間:2024年12月31日截止。 七、注意事項: 1、展覽計畫及內容應於企劃書載明,且展出內容必須與提案相符,否則管理單位有中止其展出之權利。 2、為維護系上之展覽空間,展覽空間未經允許不得上漆,牆壁及櫥窗玻璃不得任意彩繪。 3、為確保展覽空間之完善,通過申請者需繳交保證金2,000元整,以確保展覽完畢後之場地復原。保證金於展覽完畢、確認空間狀態後方可退費。 八、洽詢方式: 澤空間TA王同學:[email protected]
113/11/5 陳宣誠(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策展人)|講題|土地的協作

陳宣誠|講題|土地的協作 主持 | 張晴文 清大藝設系副教授日期 | 2024/11/5(二) 09:10-12:00 pm地點 | 國立清華大學藝設系館三樓8319研討室二 陳宣誠(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策展人) 簡介: 長期探索身體與地景間,以求發展另一種重新定義建築的尺度,企圖⽤最真實的身體感受,反覆體會事物最根本的價值,重新審視人為建築與自然生態間可扮演的角色,如何不再只是具破壞且只考量人類使用的單一性,而是積極的理解與修補達成共好;透過構築,探索與回應生命的共存與演替。 職位:設計總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博士現為中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共感地景創作|ArchiBlur Lab 與全鑄所 Co-Making Place 主持建築師,曾任馬來西亞 UCSI 建築規劃學院客座教授。
113/11/4 藝術家、藝評家汪正翔|視覺藝術概論.講座|講題|複數的藝術評論

汪正翔|講題|複數的藝術評論 主持 | 張晴文 清大藝設系副教授日期 | 2024/11/4(一) 10:10-12:00 pm地點 | 國立清華大學藝設系館一樓8102演講廳 汪正翔(藝術家、藝評家) 簡介: 汪正翔,台北人,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後赴美攻讀藝術攝影。創作以攝影為媒材,主要探究觀念藝術之後攝影與藝術之關係。看得見,會按快門。
113/11/4 媒體工作者阿潑|藝術專題講座.講題|世界就是我的田野

阿潑|藝術專題講座講題|世界就是我的田野 主持 | 李立鈞 清大藝設系助理教授日期 | 2024/11/4(一) 15:30-17:20 pm地點 | 國立清華大學藝設系館一樓8102演講廳 阿潑(媒體工作者) 簡介: 阿潑,政治大學新聞系,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畢業。曾擔任多年記者,有國際志工經驗,長年探索亞洲文化,在報刊媒體書寫專欄與文化評論,並以報導文學作品,獲得星雲文學獎、鍾肇政文學獎多個獎項。專注於非虛構寫作,著有〈憂鬱的邊界〉、〈介入的旁觀者〉、〈日常的中斷〉等作品,並獲有開卷好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台灣文學金典獎等獎項。
【公告】本系辦理114學年度碩士班甄試入學考試,因康芮颱風影響調整說明
因康芮颱風來襲,如遇11月1日(五)停班停課狀況,本系碩士班複試調整說明如下: (一)新竹市若已公告停班停課:複試日期則改至11月3日(日)舉行,並按照原公告複試程序表辦理。 (二)新竹市照常上班上課:複試正常舉行,考生如於停班停課縣市,請考生於11月1日(五)上午8點前寫信至本系單位信箱告知( [email protected] )。來信主旨:114碩班甄試因颱風所在縣市停班停課無法進行複試_組別/姓名/口試時間。另安排於11月3日(日)上午辦理,複試程序表另公布於本系系網(https://artdesign.nthu.edu.tw/)最新消息,如有問題請來信告知。 原公告複試程序表下載如下:甲組(理論組)乙組(創作組)丙組(設計組)
113/10/28 建築工作者吳耀庭|藝術專題講座.講題|不在場的建築學

吳耀庭|藝術專題講座講題|不在場的建築學 主持 | 李立鈞 清大藝設系助理教授日期 | 2024/10/28(一) 15:30-17:20 pm地點 | 國立清華大學藝設系館一樓8102演講廳 吳耀庭(建築工作者) 簡介: 吳耀庭,同步在創作、教育、研究的建築工作者,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專任講師、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Z)都市設計碩士。專業領域為建築設計、現代建築史、都市邊緣與非正規場域調查。近年以「知識的流動性、公共化與可操作化」和「可切換與重疊的分類系統」為理念、探索建築史脈絡,在2016年創設《現場的建築史》資料庫;亦在2020年發起《建築圖書實驗所》圖書室。
【甄試入學-複試程序表】114學年度碩士班甄試入學複試程序表—甲組(理論組) 、乙組(創作組)、丙組(設計組)
複試程序表下載如下: 甲組(理論組) 乙組(創作組) 丙組(設計組)
【公告】2024清大藝設系春之清華藝術卓越獎入圍名單
創作類吳雙、葉家綺、潘羽鍚、謝羽喬、吳若曦、林楷倫、張若妤、卓紓藝、王藎晗、張桐慈、林玥荷、呂亭葳、蔡佩君、江育霆、陳宥蓁、陳姿蓉、葉珮柔、吳誌恩、劉智淵、陳鈺慈、梁棋棋、徐葳、王儀川、劉濬磊 設計類洪千淳、李若溦、倪娸榕、幸芊芊、廖文翊、張紜慈、楊子萱、王瑜、林亮廷、鄧宇彤、林彤蕓、林聖雲、蘇萱瑄、劉達立、吳菀容、黃竹賢、許凱琍、宋亭儀、歐宸辰、高利淳 ※以上依報名順序排序 入圍名單(113.10.22公布) 春之清華卓越獎簡章 (113.09.24)
113/10/28 藝術家 李承亮|視覺藝術概論講座.講題|喜歡做的工作/擅長做的工作

李承亮|視覺藝術概論講座講題|喜歡做的工作/擅長做的工作 主持 | 張晴文 清大藝設系副教授日期 | 2024/10/28(一) 10:00-12:00 pm地點 | 國立清華大學藝設系館一樓8102演講廳 李承亮(藝術家) 簡介: 李承亮,1986年出生於基隆,2013年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早期和朋友合作「復興漢工作室」,共同創作以無厘頭的姿態衝撞藝術,引發創新的可能;個人創作媒材不限定,將手工與概念融合,發展工藝和藝術合作的形態,找出材料合適的樣子,對應物件造型與環境空間,關注生活的當下而為生活狀況找註解。
【竹師藝術空間2館】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學士班X科技藝術研究所 2024第五屆科技藝術校園展《微噪 18.98 Hz》展期:2024/10/16~10/25,歡迎蒞臨參觀!

【竹師藝術空間2館】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學士班X科技藝術研究所 2024第五屆科技藝術校園展《微噪 18.98 Hz》 展出日期| 2024/10/16~10/25展覽時間| 週一至週五 12:00~18:00、週六至週日11:00-18:00展出地點| 竹師藝術空間2館 (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策展論述| 微噪,是電腦散熱風扇在快速運轉,是繼電器在噠噠作響、是接收訊號時的雜訊。在科技藝術展覽中,這些微弱而低頻的噪音時刻圍繞在觀眾耳邊,若隱若現,如同作品本身在低語。這些來自科技的喃喃自語,即便只是細微的聲響,卻各自表述著每件作品的狀態與訊息,指引著觀眾步入展場、了解作品。這些細微的聲音是科技藝術本身,也是作品的心跳。 微弱而低頻的細小波動,是創作過程中填補時間與空間的微小刻度,潛伏在表層感官屏蔽之處,只有經過細思與放大感受,才能發掘作品本身的狀態與訊息。在18.98Hz之間,人眼與聲波的共振,透過微弱的頻率影響感官,使我們看見幻覺。這微弱的頻率,是不安於現狀,內心按捺不住的鼓動轟鳴,渺小而偉大。理念交織的共振、時間流逝的滴答步伐,輕輕道出所有組成思緒的隻字片語,這些雜訊在不定的嘗試與改變之間,收束為定序的微噪。 微微噪音,乘載著每件作品的故事急速奔跑著,若有似無的載負著藝術家透過作品道出的呢喃。打開感官,與我們一起感受微噪。 歡迎蒞臨參觀!!